云南頻道

【微紀錄·云南故事】峽谷支教團——記云南大學獨龍江研支團

2020年01月07日 08:37:13 | 來源:新華網(wǎng)

獨龍江的孩子們。(新華網(wǎng) 趙普凡 攝)

  新華網(wǎng)昆明1月7日電(羅春明 趙普凡 潘越)云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(xiāng),地處祖國西南極邊之地,是全國唯一的獨龍族聚居地。這里山高谷深,溝壑縱橫,長期以來,一直是云南乃至全國最為貧困的地區(qū)之一。

  自2015年起,一群群來自云南大學的青年學子,響應“到西部去、到基層去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”的號召,扎入獨龍江峽谷接力支教,將青春和熱血灑向教育扶貧的戰(zhàn)場。

  云南大學獨龍江支教團。(新華網(wǎng) 趙普凡 攝)

  在獨龍江鄉(xiāng)九年一貫制中心學校,云南大學赴獨龍江支教的第5屆研究生支教團四位成員,分別擔任不同科目的教學。

  “我出生于農(nóng)村,接受了較好的教育后,我想反哺大山。”小學部英語老師唐培耕支教的初衷來源于從小的經(jīng)歷,而小學部體育老師王文俊和初中部歷史老師謝梓菲,則深受前幾屆師哥師姐的影響,接過了支教接力棒。

  “我深深感受到黨和國家對少數(shù)民族地區(qū)的關懷?!崩钏兼率浅踔胁康乩砝蠋?,也是支教團團長,從小在怒江峽谷長大的她,支教的初衷多了一份家鄉(xiāng)情結,“我想把學到的東西帶回家鄉(xiāng),為獨龍江和獨龍族群眾的教育事業(yè)奉獻微薄之力?!?/p>

  支教老師和孩子們在一起。(新華網(wǎng) 潘越 攝)

  支教團在獨龍江的第一次家訪讓大家印象深刻,而這次家訪緣于一張小紙條。

  2019年中秋節(jié)前夕,王文俊收到一個小男孩的紙條:“老師,你們能來我家過中秋節(jié)嗎?媽媽去世了,家里只剩下我和妹妹還有爸爸?!钡诙欤∧泻⒂謱憗硪粡埣垪l:“老師,你們不來我家過中秋,我很難過!”并在紙條上,認認真真畫上了村子的地圖,并歪歪扭扭地寫著:“老師,我家在這里。”

  “當一個8歲的小男孩捧出一顆赤誠的心,我們沒有理由拒絕!”冒著小雨,經(jīng)過近40分鐘的步行,支教團抵達了普卡旺村這個叫“小江龍”的男孩家進行了家訪。結束家訪離開時,小江龍的父親跑了半里路,從親戚家拿來一袋冰凍許久,過節(jié)都沒舍得吃的江魚,硬要讓老師們收下。在老師們的幾番推拒之下,才不情愿地收回。

  支教老師在輔導學生。(新華網(wǎng) 潘越 攝)

  “他們只有三分的東西,但當一個老師到家里,他們會拿五分的東西給你!”李思媛說,獨龍江的孩子和老鄉(xiāng)淳樸的情感讓大家深受感動,更希望在短短一年里,盡可能地幫助獨龍江的孩子們。

  由于特殊的地理環(huán)境,直至2014年高黎貢山隧道貫通,獨龍江才徹底告別了一年有半年大雪封山的歷史。對于大多數(shù)孩子來說,到的最遠的地方就是貢山縣城。

  支教老師在上英語課。(新華網(wǎng) 趙普凡 攝)

  “接觸面相對較窄,接受能力也弱一些,但他們好奇于新鮮事物,學習的積極性很高?!碧婆喔偸窍敕皆O法增加教學的趣味性,讓孩子們愛上英語。為了拓展孩子們的視野,王文俊還常常放一些電影片段給孩子們看,讓孩子們了解外面的世界。而謝梓菲則采取鼓勵式教學,讓孩子們設定目標,增強信心。李思媛在第一堂課上承諾,每一個孩子過生日都會給他做一個小蛋糕。

  教師節(jié)前夕,支教老師們收到了孩子們自制的小卡片,寫滿了對老師的祝福和喜歡?!斑@可能是我們唯一一次以老師的身份過教師節(jié),我們的青春也因為一句‘老師好’而變得更加有意義!”李思媛說。

  支教老師在上體育課。(新華網(wǎng) 潘越 攝)

  在黨和國家關懷扶持、社會各界持續(xù)幫扶下,獨龍江的教育事業(yè)從無到有,目前,全鄉(xiāng)6個村委會教學點實現(xiàn)全覆蓋,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%,初中階段毛入學率達100%,鞏固率達100%。2018年,獨龍族實現(xiàn)整族脫貧,歷史性告別絕對貧困。

  “我覺得這是我終生難忘的一個經(jīng)歷。”唐培耕說,作為推動一個民族進步的參與者,很榮幸自己能夠參與其中。

  謝梓菲說,獨龍江的教育扶貧事業(yè),需要一代一代人接力下去才能看到成果,我能是其中一分子,覺得很幸運也很驕傲。

  獨龍江九年一貫制中心學校內(nèi),孩子們在做課間操。(新華網(wǎng) 趙普凡 攝)

  2019年國慶節(jié)的前一晚上,在全國研究生支教團微信群里,大家發(fā)起了點亮祖國版圖的線上活動,新疆、西藏、內(nèi)蒙古、云南……“當看到祖國邊疆地區(qū)都被點亮的那一刻,真是熱淚盈眶。作為新時代的青年,應該勇?lián)熑巫龊妹恳患∈?,將小我融入大我,就是把我們的青春奉獻給祖國最好的詮釋!”李思媛說。(完)

  往期回顧

  【微紀錄·云南故事】“奇跡校長”張桂梅:11年圓千名山村女孩大學夢

  【微紀錄·云南故事】邊寨紀事:50年前在茅草房結婚,50年后他們要開鄉(xiāng)村旅館

  【微紀錄·云南故事】反貧戰(zhàn)士

  【微紀錄·云南故事】足球小將 高原追夢

  【微紀錄·云南故事】“高墻醫(yī)生”

  【云南故事特別策劃·我的滇池③】“土著植物”復蘇記

  【云南故事特別策劃·我的滇池②】“市民河長”來巡河

  【云南故事特別策劃·我的滇池】漁政執(zhí)法“兄弟連”

  【微紀錄·云南故事】花從斗南來

  【微紀錄·云南故事】進城的孩子?

  【微紀錄·云南故事】沖上云霄!為云南“代言”的女飛行員

?

【糾錯】 [責任編輯: 丁凝]
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2022138681617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