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頻道

【微紀錄·云南故事】文物醫(yī)生:穿越古今為珍寶“療傷”

2018年04月24日 08:24:31 | 來源:新華網(wǎng)

  新華網(wǎng)昆明4月24日電(念新洪 丁凝 馬航 潘越)“神秘”“高冷”“遺世獨立”,是一般人對文物保護工作者的看法,其實通俗來講,他們的工作與醫(yī)生有著不少類似之處,只不過接手的“病人”是年代久遠的文物。在云南省博物館,就有這樣一群文物醫(yī)生,他們穿越千百年,為一件件珍寶“療傷”。

云南省博物館技術(shù)部工作人員對一尊木雕佛像做細致的清潔工作。新華網(wǎng) 潘越 攝

  這群“醫(yī)生”很特別,穿越千百年為文物“療傷”

  “這里和外面完全是兩個世界!”穿過云南省博物館背后的草坪,進入到地下一層的技術(shù)部,唐永宏不禁打了個哆嗦,“下來就覺得冷!”事實上,不僅溫度比外面低了好幾度,與展館內(nèi)熙熙攘攘的場景相比,這里鮮有人至,安靜清冷了許多。

  類似手工作坊的大通間里,進門便可看到一張長桌,桌上除了大大小小的刷子、銼刀、顏料、化學試劑等用具外,還有手術(shù)刀、潔牙機、化妝棉等稍顯“奇特”的工具。雖然是大白天,但桌上的幾盞燈都亮著,幾名身穿白色或藍色大褂的工作人員坐在桌前,各自于燈下專注地修復著手上的青銅器。唐永宏走到工作室靠窗的一側(cè),稍稍活動一下筋骨,穿上藍色大褂,坐到一尊近1米高的木雕佛像前,開始了細致的清潔工作。

  唐永宏所在的云南省博物館技術(shù)部成立于2005年11月,目前共有9人,主要負責對本館文物進行本體保護修復和預防性保護,也承接省內(nèi)外其他文博單位的文物保護修復工作。自成立以來,技術(shù)部保護、修復的文物已達5000多件。

  “神秘”“高冷”“遺世獨立”,是一般人對文物保護工作者的看法。而在有著30多年文物保護修復經(jīng)驗的技術(shù)部主任沐蕊看來,博物館的文物保護系統(tǒng)就像一家“醫(yī)院”,文物保護工作者就是這里面的“醫(yī)生”,為一件件珍貴的文物“療傷”。

“文物醫(yī)生”在為一件青銅器“療傷”。新華網(wǎng) 馬航 攝

  給文物“治病”,要心懷敬畏更要耐得住寂寞

  “你們用饅頭來做木雕的清潔工作,這個挺好玩的……”采訪中問及文物修復中的趣事,記者一度被沐蕊禮貌地打斷。她解釋,選擇饅頭作為清潔材料,是因為它能有效吸附灰塵,且不會破壞表面的鎏金。所謂外行看熱鬧,內(nèi)行看門道,“好玩”是公眾的一種直觀感受,但如果用來說文物保護工作者就不恰當了,“我們所做的每一項工作都是謹小慎微的,從來都沒有輕松、好玩可言!”

  一般人眼中的文物修復工作大都聚焦在“修”這個環(huán)節(jié),事實上,在動手之前,技術(shù)部需要做大量的工作,包括給文物拍照、稱重,對其成分、銹蝕程度、附著物進行檢測等,建立起詳實的“病歷本”,再以此來分析該件文物的病害,進而制定出具體的治療方法。

  進入動手環(huán)節(jié),則更是一個“戴著腳鐐跳舞”的過程。修復工作不僅要想方設(shè)法把殘破的文物復原成完整的器型,動手時還要遵循“修舊如舊”“保持原狀”“最小干預”“可逆或可再處理”等多項原則。通俗來講,就是既要緩解文物病害,又不能過度治療。而在實際工作中,不同文物的“度”又各不相同,這不僅需要修復人員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知識和技能,更需要他們在操作時認真、嚴謹、慎重。

  因為工作的嚴肅性和復雜性,文物修復花費的時間往往要比想象的長得多。采訪當天技術(shù)部正在修復的文物中,一件精美的青銅馬珂尤為引人注目,負責修復的工作人員許暉介紹,就是這么一個手機大小的青銅器,光是除垢、除銹,他就已經(jīng)做了4天,“表面有鎏金,為了不破壞它,只能用手術(shù)刀和棉簽蘸涂軟化劑一點點小心地來弄?!?/p>

  從事文物保護修復工作長達30多年的沐蕊告訴記者,清潔還不是最耗時的,青銅器修復中最耗時的是變形器物的矯形,今天矯一絲、明天矯一絲,有時需要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。而書畫、陶瓷、木雕、漆器等文物的修復也各有其繁難和復雜之處。“沒有足夠的耐心、沒有坐冷板凳的決心,是無法堅持下來的!”

“文物醫(yī)生”細致地去除青銅器表面的污垢和有害銹。新華網(wǎng) 念新洪 攝

  文物醫(yī)生不只是敲敲打打、修修補補的“小工匠”

  在云南省博物館“青銅時代”展廳的中心展線上,包括鎮(zhèn)館之寶“?;~案”在內(nèi)的4件珍貴文物有著自己特制的“房間”——防震型智能展柜。

  肉眼看上去,與普通展柜相比,智能展柜四周的玻璃異常通透,人站近了也不會映出影子來。技術(shù)部工作人員徐棟介紹,4個展柜都采用了低反射玻璃,大大提高了觀賞效果。除此之外,智能展柜還有諸多肉眼看不到的“玄機”——展柜下方安裝有防震臺,5級以上地震便會自動解鎖,保護文物不發(fā)生傾倒;此外展柜下方還安有小型智能設(shè)備,不僅能調(diào)節(jié)濕度、凈化空氣,還能監(jiān)測展柜內(nèi)的溫度、濕度、有害氣體含量等,工作人員在手機上就能實時獲取數(shù)據(jù),進而做出相應調(diào)整,為文物提供更適宜的保藏環(huán)境。

  該智能展柜在國內(nèi)各大博物館中尚屬首家使用并申請了專利。事實上,不僅是智能展柜,長期以來云南省博物館做了大量的文物預防性保護工作——與修復相比,保護工作同樣重要,二者相互促進,密不可分。

  近年來隨著各類文博節(jié)目的熱播,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認識了文物保護工作,但大家的聚焦點往往停留在“修復”環(huán)節(jié)。采訪中沐蕊指出,這種看法其實是很片面的,博物館的文物保護是一個系統(tǒng)工作,修復只是里面的一小塊,“就像一家醫(yī)院,里面有做手術(shù)的,但也有負責檢查、開藥、打針、做康復保健的等等。”

  同樣,對于不少人將文物保護工作者等同于敲敲打打、修修補補的“小工匠”,沐蕊認為也是不恰當?shù)?,“文物保護工作需要一系列科學技術(shù)、人文社科知識作為支撐,文物保護工作者不僅僅是工匠,也是科技工作者、研究者?!?/p>

  當然,無論是做修復還是保護,文物醫(yī)生都是一份意義非凡的工作,“我們的工作雖然做在當下,但觸摸的是過去,指向的是未來。讓文物價值熠熠生輝的過程中,我們的人生價值也得到了體現(xiàn)。”沐蕊說。(完)

云南省博物館內(nèi),暗藏“玄機”的智能展柜。新華網(wǎng) 丁凝 攝

?

 往期回顧:

  【微紀錄·云南故事】康復村

  【微紀錄·云南故事】老人與鷗

  【微紀錄·云南故事】從小李到老李 漫畫家李昆武筆尖的眾生百相

  【微紀錄·云南故事】一個都不能少

  【微紀錄·云南故事】一個人的山林

【糾錯】 [責任編輯: 胡安琪]
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20131371281921